Style Crash設計工作營激發創意靈感

Style Crash設計工作營激發創意靈感

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於2025年10月27日及11月03日舉辦兩周的「Style Crash 」全英英文設計工作營近日圓滿進行,邀請亞河瑞Gerard Jasperse老師,他畢業於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,專業於視覺、產品及藝術裝置設計。課程中講師以生活為靈感,帶領學員深入了解設計的日常養成與創意思考過程,讓參與者收穫滿滿。講師分享自己日常的創作習慣,表示他每天都會透過社群平台 Instagram 紀錄一幅插畫,以此培養觀察與創作的敏銳度。插畫內容相當多元,從下班途中經過的中油加油站、街角的廟宇,到自畫像等,都能成為靈感的來源。透過這樣的持續創作,講師展現出設計靈感其實無處不在,只要善於觀察、用心體會生活,即能激發創意。

課程中,講師也介紹了多項實用的設計與藝術參考資源,包括 Metmuseum(大都會博物館)、Sketchfab、V&A(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) 以及 Freepik 等。講師以「維多利亞時代服飾藝術品」為例,現場示範如何透過 Metmuseum 平台搜尋資料,了解作品的年份、收藏地、材質與文化背景。這些豐富的資源不僅有助於學員拓展視野,也能成為設計靈感的重要來源。

在課程尾聲,講師更發佈了一項創意思考挑戰──以「花卉」為主題,鼓勵學員運用各種媒材與技法創作,例如素描、拼貼、數位 2D 或 3D 製作、人工智慧藝術創作,甚至實際以手工製作實體作品。講師期望藉由這項任務,激發學員的多元思維,讓每位參與者以獨特的方式詮釋花卉之美,並於下週課堂中分享成果。透過此次工作營,學員們不僅學習到設計靈感的培養方式,更體會到創作過程中觀察與實踐的重要性。活動在充滿創意與熱情的氛圍中畫下句點,也為未來的設計學習注入新的靈感與能量。

第二堂課程以「花元素創作」為主題,鼓勵學員跳脫傳統設計框架,透過手作與 AI 技術的結合,探索未來設計形式。課程中,由講師亞河瑞帶領學員分享上一堂課的創意思考挑戰成果,學員以多元方式完成作品,包括實體花槌染、以指甲油繪製花朵、運用 AI 生成設計概念等,展現不同角度的創作能量。

展示完作品後,亞河瑞講師逐一講評,並指出本次作業的核心目標,是透過「實體創作 × AI再思考」,引導學生突破作品的既有限制。例如,一位學員先完成縫製花朵於格紋布的作品,再將創作理念輸入 AI,嘗試將平面作品延伸成立體設計或產品概念,展現「從作品到再創造」的流程。

講師表示,2025 年的設計已邁向整合科技的時代,設計思維不只停留在完成作品,還要思考如何利用數位工具強化創意。傳統並非被取代,而是能與科技並行,成為設計進化的重要力量。透過這次工作營,學員學習到「設計不只是做出作品,而是創造更多可能。」課程也期望學生在未來的創作中,持續勇於突破、擁抱變化,打造具個人視角與未來感的作品。

學員對於Style Crash設計工作營的感想:

時尚二A 沈曼妮同學:感謝荷蘭外籍老師的分享,帶來了寶貴的國際視野。課程不僅啟發了AI創作的無限可能,更讓我掌握了人機協作的實用技巧。這趟跨文化學習之旅,徹底翻新了我對未來藝術的認知。

時尚二A 程婉娸:本次參與荷蘭籍教師的課程,最深的啟發是學到了用「藝術家視角」來觀察生活,將日常景象視為潛在的創作載體,擴大靈感的擷取廣度。總體而言,這堂課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法工具,也使我了解專業創作思維模式。